五金一险是怎么回事__住房公积金 是不是,国家强制要求单位为个人缴纳的?
住房公积金 是不是,国家强制要求单位为个人缴纳的? (一)
贡献者回答原来五金一险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由企业和个人一起交纳),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由企业交纳,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积金。关于社会保险何为“五险一金”?无论你在什么单位就职,单位都应该给你申请独属于你个人的专项账户,缴纳社会保险,就是我们俗称的“五险一金”。这个专项账户相当于你的又一张社会身份证明。“五险”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五种保险,缴到社会保障局,其中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是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工伤和生育保险则完全由企业承担。“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积金,缴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如果没有享受到“五险一金”,用人单位算不算违法?“五险一金”带有一定的立法强制性,如果你没有享受到这种权利,就是单位违法了。因为社会保险是根据立法,由个人、单位及国家三方面共同筹资,当个人在遭遇年老、疾病、工伤、生育、失业等风险时,保障个人基本生活需求的社会保障制度。因此,假如你发现用人单位不作为,完全可以到劳动仲裁部门进行投诉。一般情况下都会无条件得到解决。用期内,是否也享有保险呢?很多人在试用期都属于“白干性质”,只拿很少的试用期工资,那么保险呢?记者在拨打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咨询电话12333后,得到了肯定的答复:试用期是合同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是隔离在合同期之外的,所以在试用期内也应该上保险。即使个人表示不需要上保险也不行,因为如前所说,单位给员工上保险是法定的义务,不取决于当事人自己的意愿。关于人事档案许是无知,许是无谓,许是无奈,很多人毕业后把自己的人事档案随手一丢,不再管它。其实,在中国,你的后半生和这个牛皮纸袋子的关系密切。要知道你很多的“社会活动”都离不开它!让我们来看看以下的相关案例。小王马上就要毕业了,可迟迟没有找到合适的单位。找到工作的同学都在忙着签约和提档,提到人事档案,他一脸茫然:在毕业的时候怎么处理好呢?如果没有人事档案,会有哪些影响?如果你没有档案,会影响到你的研究生和公务员考试,因为招考部门会调阅你的档案后才决定是否录用;其次,你会很难进入国企和事业单位,因为在办理调入人员手续时必须携带人事档案才行;第三,还会对你的结婚生子产生影响,因为育龄夫妇必须有档案所在地所出具的计划生育证明,否则不能生育;最后办理社会保险更会成为大问题,因为人事档案中的工资、工龄、职务和受保时间都是办理社保时的主要依据。甚至想选择做医生或者律师也会遭到拒绝,因为没有档案这些特定行业根本不准进入。“人才交流中心”这样的机构有什么用?人才服务机构可以说是你的档案的“大后方”。它是为流动人员提供人事档案管理的人事托管服务机构,服务内容主要有出国政审、职称评审、代办缴纳各种社会保险、生育指标领取等等。在这个人员流动快速的社会,为我们解除了后顾之忧。只要我们缴纳一定的保管费(每月20元,甚至这个保管费都不用自己掏腰包,因为相当一部分单位是给报销的),剩下的事情就交给它好了。再来说小王,目前还没有合适单位接收小王。那么,按国家规定:学校根据本人意愿可将户口转移到入学前户籍所在地。这时要注意,如果档案转回了生源地,一定要及时地在规定时间内到当地的人事部门报到,办理相关手续,否则便会被认为是“弃档”。小李是一名普通本科毕业生,大学毕业后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单位,而人事档案就一直放在自己手里。他想如果放在人才交流中心,每年还要缴纳那么高的费用,太不划算。放在自己手里,只要自己不作拆改就应该没什么关系吧。谁料,三年后他终于等到了去国企的机会,然而对方拒收了他的档案,这是怎么回事呢?小李的做法是完全错误的。按国家规定,档案是不能由本人携带、保管和拆改的。自己携带档案会带来一系列麻烦:如果自己保管,袋口封装一有损坏就宣告你以往档案失效了。如果你被国有单位录取,必须要调档。若档案在你自己手里,单位很可能拒收,因为档案的转接都是公对公的。如何补救?遇到这种情况,并不是没有补救的办法,这就需要办理相关手续和补交费用。如果想补交前三年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则需要补交三年的托管费,如果是从现在才开始办保险就不用交保管费了。所以,千万别自己拿着档案。要是暂时没工作,也可以放在人才交流中心。这样就成为以后接管单位所认可的档案了,可以缴纳养老保险,可以算工龄。张先生大学毕业后,成了某高校的一名教师,签了三年合同。但两年后,他报名参加了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通过复试并收到调档函。此时,张先生便与此高校协商,要求调档。谁料,均被高校以违反聘用合同为由拒绝调档。其实,张先生对此不必慌张,因为用人单位根本无权扣压你的档案,它这么做是违法的。对于这类问题,有两个要点:第一,想解除劳动合同,需要如何通知用人单位?如果想解除劳动合同,就应该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给用人单位,无须征得用人单位的同意。也就是说,无论单位同意与否,你的辞职报告上交30日后与单位的劳动合同就已经解除。但双方会根据合约规定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超过30天,用人单位也会予以办理。只是,你违反劳动合同给用人单位带来了经济损失,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承担相应赔偿责任。至于违约金的最高限额,目前《劳动法》并没有明确规定,但一般因事、因地而异。比如,在北京,《北京市劳动合同》就已经明文规定: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最多不超过本人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工资的总和。不过如果你没有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而要求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是可以不予办理的。第二,辞职时遭遇档案纠纷怎么办?如果情况真的像张先生这样,已经发生了此类辞职纠纷的劳动争议,即在你辞职时原单位不给你办理调档手续,那么,你可以向原单位所在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在仲裁裁定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后,原单位就要按规定及时将档案转到你新的接收单位;若此时你没有接收单位,就应该转到你户口所在地。如果你对仲裁不服,可以在接到仲裁裁决后于法定期限内(自你收到仲裁裁决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关于缴纳及报销了解几点后,你对自己的基本保障应该心中有数了。接下来,我们分别了解一下缴纳及报销常识,至于具体的计算法则,篇幅所限,建议直接咨询用人单位的财务部门。(友情提示:这直接关系到你每个月工资条上的“实发”,还是做到知己知彼为妙。)缴纳保险时是以什么为基数呢?一年员工个人的月平均工资总额为基数。有的企业在缴纳保险时,只按基本工资计算,这完全是从企业自身利益出发。因为以全部工资为基数的话,单位要给个人上更多的钱,企业为了给自己省钱,基数能少则少。这不但损害了个人的利益,也违反了法律的规定。像你这样的新人,没有上一年的工资作为参考,要么以单位全体员工的平均工资为基数,要么以你的第一个月工资为基数,目前较多地采用后者。如不能连续缴纳养老保险会影响到个人利益吗?养老保险应尽量连续缴纳,否则个人利益会受损。举个例子,假设你在工作一年后辞职出国读书,两年后回来,新单位继续给你缴纳养老保险。你在2040年退休,正常的情况下,你的基础养老金是2039年的社会平均工资×20%,但是现在由于你中断了两年,那么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基数往前推两年,就是2037年社会平均工资×20%。对个人而言是有一些损失的。也就是说,根据有关文件规定:凡企业或被保险人间断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当可以领取养老金时,其计算基数按累计间断的缴费时间逐年前推,至相应年度上一年的本市职工平均工资计算。何时可以享受医疗保险的反馈待遇?医疗保险不像养老保险要缴纳很长的年限才可以惠及自身,医疗保险只要在缴纳的次月就可以使用了。不过像你这样的年轻人,在最初几年很少有机会使用医疗保险。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有必要未雨绸缪,了解一下医疗保险能让你享受到什么好处。门诊诊医疗费用如何报销?最高支付额度?经问讯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工作人员后得知,一个年度(1月1日~12月31日)之内,在门、急诊医疗费用累计2000元,单位全额报销;超过2000元的部分,单位报销额度的百分比随费用的增加而增加(最高数额为2万元)。也就是说,如果你看病累计花费了1900元,那么全部费用都要自理了。平时就诊时应当养成这样的习惯:妥善保管好在定点医院就诊的医疗单据(收据、处方底方等),从而作为年末医疗费用报销凭证。住院费用如何报销?最高支付额度?住院医疗的起付线为第一次住院1300元,以后住院650元。从1300元起付线开始起,到最高支付限额7万,这部分根据几个不同的档次而分别报销85%、90%和95%。这部分费用从基本医疗保险中扣除。超过7万最高支付上限的部分,从大额医疗互助账户中扣除,最高限额为10万。其中大额医疗费用互助资金支付70%,个人负担30%。也就是说,如果当你生病住院时,医疗保险的最高支付额度为17万。还有一点要注意:交通事故、打架斗殴等造成的医疗费用,是在医保范围之外的。什么情况下可以享受失业保险?失业保险金的领取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履行缴费义务满一年;二是非因本人意愿而中断就业;三是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失业人员。举个例子,假设小叶和某家公司签约时,约定的月薪为2500元,与公司签订了三年的劳动合同。工作一年后,他发现其他同行业公司相应职位的员工工资比他高,因此他提出辞职,想找一份薪水更丰厚的工作。在三个月的时间里,他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小叶属于自愿失业,并不具备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条件。关于住房公积金最后,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住房公积金,这是一项有别于其他保障的制度,在“住房是头等大事”的我国,了解它就意味着了解自己的实惠。住房公积金强调“以自己的积累解决自身的住房需求”,采用的是“个人积累制”模式,即个人账户所积累的资金,完全归个人所有,与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障基金采用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什么情况下可以提取公积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就可以提取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了: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离休、退休的;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出境定居的;偿还购房贷款本息的;房租超出家庭工资收入的规定比例的。购房时住房公积金能带来哪些好处?第一,低成本的贷款相对于银行商业性住房贷款,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利率比较低。公积金贷款的年利率为4.59%,国家法定的商业贷款利率是6.84%,以目前相对优惠的农行利率5.814%来计算,同样是20年20万元的住房公积金贷款和商业性住房贷款,前者要比后者少支付利息32749.37元。当然,获得住房公积金贷款也要符合规定的条件。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与账户存储余额是挂钩的,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会根据一套系统评估出个人贷款的最高额度,这与每月单位和个人缴存的公积金总额,个人的学历、职务、所在行业等方面都有关系。公积金贷款的最高额度为40万。另外,借款人申请贷款前还须连续六个月缴存住房公积金。第二,放心的还款使用住房公积金归还住房贷款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一次性还款法,即每年一次性提取住房公积金,用来归还贷款本金;另一种是逐月还款法,即每月提取住房公积金归还当月贷款本息。这两种方式没有优劣之分,需要个人按照自己的情况加以选择。说到逐月还款法,有一种更方便、安全的还款方式,就是每月定期从你的住房公积金账户中自动扣款,用于归还你的购房贷款。这种方法的办理手续很简单,只要带好材料到贷款银行,签订《使用住房公积金归还住房贷款委托书》后,银行就会按照你的委托要求,定期扣款。由于这种还款方式只需要委托一次,长期有效,而且是直接从住房公积金账户中扣款,既方便,又安全。第三,一笔可观的储蓄如果你家里有房,一直没有机会使用住房公积金,那么公积金里的钱是不是就浪费了呢?其实,住房公积金账户相当于在银行开设了一个“存折户”,不管是个人缴纳的部分还是单位为个人缴纳的部分,都归个人所有,日积月累,就能形成一笔可观的储蓄。按国家的有关规定,这笔储蓄自存入个人的账户之日起就可以获得利息,当年缴纳的公积金按活期计息,往年的公积金余额按三个月零存整取计息,并且不交利息所得税。也就是说,即使不动用住房公积金,账户中的这笔储蓄也有收益,而且收益水平并不低。因此,国家强制要求缴纳住房公积金,实际上是以法定强制储蓄的形式为个人营造着一笔个人财富,这笔个人财富可能转化为实物形式——可以动用住房公积金购买住房;也可能表现为货币形式——归个人所有、能产生不错收益的储蓄存款;还可以成为个人的退休收入——如果你从来就没动用过公积金,或者你以前曾动用过但后来又有了积累,在你退休的时候,就可以将你的住房公积金本金和利息全部提取出来,作为退休收入自由支配。
内退时间长了会影响正式退休吗? (二)
贡献者回答谢悟空邀请:我的回答是“那是肯定会受影响的”,比较正确的回答应该是:“内退时间长了,到正常退休时会影响每月养老金的收入”。
大家都知道内退人员在企业内部退养时,每月是按照比例拿的是生活费,而在岗的人,每月是足额百分之百的工资。那么,内退的人从岗位上下来以后,工资也就随着降低,第二年徼纳养老保险的基数,也会跟着下调,而继续上班的人员,他们工资不但连年往上调,而且徼纳养老金的基数也会随着上涨。
08年之前,我在单位里担任中层干部,缴纳养老金的基数是按照百分之百缴纳的,内退以后养老金和其他内退职工一样,是按照60%缴纳的,而我们有一个副总,他在领导岗位上,不但工资高,而且缴费基数同时也高。我们两人是同年同月参加工作,又是同年同月同时退休。我内退十年,他在岗十年,我和他退休后,每月养老金竞相差1400多元。
从这些数据中,就不难看出内退和在岗之间的差距。你内退不论时间多长,都不会影响你的正常退休时间。受影响的主要是你缴纳养老金高低的问题,如果你在岗时缴费基数本来就高,内退以后养老金基数不变,仍然按照原来的基数缴纳,到正式退休的时候,每月的养老金就不会受到很大影响。反之,具体的我就不用说的那么祥细了,谁都会算这个经济系账。
内退,是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安置职工的一种方式,算是对老职工的一种照顾。
一方面既体现了对职工的管理人性化,能够提升职工忠诚度。另一方面也避免解除劳动关系时,一次性支付大量的经济补偿金。
按照90年代的《国有企业富余职工安置规定》,经本人申请,企业领导批准可以内退。内退期间,用人单位要正常缴纳 社会 保险,而且要给职工发放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生活费。
内退,不影响退休年龄 。毕竟国家的退休年龄是刚性的,按照劳动合同法和其实施条例的规定,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劳动合同自动终止。而 社会 保险法律规定,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养老保险累计缴费满15年,就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所以,正式退休的年龄,大家一般都是女职工50或者55岁,男职工60岁。
内退,有可能影响养老金待遇的高低 。说实话,对于很多老职工来说内退以后,社保缴着,发着一定的生活费,还是不错的。可是,绝大多数单位由于内退职工长期不上班,缴纳社保、公积金时肯定是最低基数缴纳。职工如果工作,工资待遇一般肯定更高一些,缴费基数也会更高。按照养老金待遇的计算公式,缴费基数低,养老金待遇也会低。
比如按照3000元基数缴费和按照6000元基数缴费,每月养老金能差多少呢?在 社会 平均工资是5000元的情况下,3000元缴费基数是60%档次,6000元缴费基数是120%的档次。
基础养老金每年能够少拿0.3%的社平工资,个人账户金额每月相差240元,一年2880元。社平工资按照7000元计算,每月基础养老金能够相差21元;如果个人账户余额能够涨到3000元,每月也可以多领取个人账户养老金21.5元,两种待遇合计是42.5元。
如果时间长了,比如说五年,每月养老金差额也能达到200元。所以,长时间内退,肯定会影响养老金的。但是,一般不会影响退休。
楼主你好,内退的时间长了会影响正式退休吗?这个是不会影响的。因为内退属于工作单位的内部规定,那么只要你所在的工作单位有内部退休这样的规定,并且你具备内退的条件,自己去可以享受到内退待遇的,但是内退,它和退休是两个概念内退就等同于单位给你,正常保留这个工作关系,并且给你正常承担相应的社保待遇,还会给你发放一定生活费的待遇。
最终到达正常法定退休年龄之后,你依然还是要通过自己的企业单位去办理退休,并且享受养老金的待遇,所以说你的各个方面的问题并不会受到影响,比如说你内退之后的社保交费问题那么都会由原工作单位来给你承担和正常的交纳,所以说是不会受到任何的影响的,当然你只要到达法定退休年龄之后,通过工作单位去正常办理退休就可以了。
其实你实在不放心这个问题,我认为其实很简单,你只需要自行去查询你的社保有没有正常的交费,如果说你的社保待遇都是正常交费,那么说明任何问题都没有,你只需要等到法定退休年龄之后办理退休就可以了,但是如果说你的社保没有正常交费,那么这个时候就应该去寻找你的原工作单位,问清楚原因到底是怎么回事,然后要求原工作单位正常的补交,完成相应的社保就可以了。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楼主你好,内退时间长了会影响正式退休吗?其实这个是不会影响的,所谓的内退基本上都是企业单位的内部规定,那么您所在的企业单位有内退的规定,你就可以享受到内退,同时你自己还要符合企业单位的规定,比如说你在艰苦边缘的工作岗位上工作了30年,或者说25周年这样的一个时间,那么才可以享受到内退。
比如说据我了解的这个一线石油工人,他在矿井如果说累积缴费年限,达到30周年那么基本上就可以享受到内推退的规定,而且作为男性来讲,30年的这个工作年限基本上都是没有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所以说在这段时间之内距离正常的办理退休,可能还差个几年时间或者或十几年的时间,所以这段时间之内,那么就是由企业单位,来给我们正常的交纳社保并且发放养老金的待遇。
当然内部退休并不会影响正常退休,因为你跟袁在工作单位的。这个劳动合同关系没有解除而且自己的社保待遇,也是通过原工作单位来正常承担的。所以说,你的养老金也不会受到任何的影响,那么将来你达到正常法定退休年龄之后,并且还是由你所在的工作单位,去给你申请办理退休。享受养老金待遇,实际上自己的退休待遇,也不会受到任何的影响,所以这一点是完全可以放心的。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可以肯定地说,内退肯定会影响退休时养老金的数额。
内退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精减人员的一种措施。是对企业中年龄偏大(一般是离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还差5年左右)的员工给予一定的生活费,可以脱离岗位休养的一种企业行为,也叫企业内部退休制度,简称内退。
可以肯定地说,内退肯定会影响退休时的养老金数额的。因为办理内退后,虽然还在缴纳社保费用,但是因为内退一般只发在职时工资总额50%左右的生活费。而养老保险的缴费是根据本人的工资来确定的,由于你工资的降低,社保的缴费基数会随之降低丶缴费金额也会减少,随之个人账户储存额也会减少。
大家知道,养老保险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多缴多领丶长缴多领″,而影响养老金高低的六个因素中,缴费基数丶缴费金额和个人账户储存额都起着主要的作用。如果你离退休还差5年就内退了,就意味着你有5年时间的缴费基数丶缴费金额和个人账户储存额都比较低,按每年减少基本养老金80元来计算,内退5年,你退休时要比同等条件下没有内退的同事少领养老金400元左右。
当然影响呀!首先你内退后收入少了很多,也影响少交企业多金,(养老,公积金,医保等)。所以到退休时,退休金和没内退的人相差很多的………[灵光一闪]
答,绝对不会!内退的全称是《职工在本企业协议内部退养》,形式上是自主自愿、双向选择、双向把关。与买断工龄、停薪留职、下岗分流、自谋职业等,有着本质的区别。内退的达成,一般都有工龄或年龄的条件限制,阶段性困难的企业,条件放的宽松点、僵尸型国企,条件卡的紧一点,是现阶段普遍现象。尽管两类企业内退待遇相差很大,但绝对不会影响到站的正式退休。退休后,优劣企业之间之比,与在职职工相比,除了因缴费余额的差距造成的退休金减少,还有五金一险的略低,其它方面没有任何区别。内退本身就是不用上班的班上人,就是少劳少得的志愿者,希望我的简介,能够使您满意,如有疑惑之处,可继续探讨。回答完毕。
内退和退休是两个不同的范筹。内退是用人单位根据内部规定,自行决定职工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并保留一定待遇的办法;而退休是根据《劳动法》,《 社会 保险法》等有关规定,由组织人社部门对符合退休条件的职工进行审核、审批,并办理退休手续的制度。
一般来说,职工内退后,原有的在职待遇不会改变,五险一金仍由单位按原标准继续缴纳,面对这样的内退政策,现在有好多人巴不得快点内退呢,这方面,机关事业单位是最明显的。但是企业职工内退却是另一番景象,有些困难企业,为减轻经济压力,职工内退后只发给一部分生活费,原有的待遇大大降低,不过庆幸的是五险一金仍由单位按原标准继续缴纳。这也就是说,不管内退后待遇如何,单位给内退职工应缴的养老保险费还正常缴纳,并没有任何改变。
那么内退时间长了会影响正式退休吗?
按照《 社会 保险法》的规定,要办理退休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必须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另一个是养老保险费必须缴满15年。这两个条件同时具备了就能正式退休。
而内退职工,一是没有改变年龄,原来是那一年出生的,内退后仍然还是那一年出生的。二是没有改变缴费,原来怎么缴的,内退后仍然还怎么缴。因而对办理退休是丝毫没有影响的。
总之,内退时间长了也不会影响正式退休。
关键看内退期间单位有没有足额缴纳社保!
内退到正退回企事业办理退休手续了没什么影响了
我是一个农民工不享受什么五金一险是否还要交纳个人所得费费? (三)
贡献者回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只要农民工取得的收入属于个人所得税应税所得项目,且收入达到纳税标准的,其与城镇居民一样,都应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工资超过5000需缴纳个人所得税,可以由单位的扣缴义务人代为扣税,其中养老支出、子女教育等、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费用是可以作为抵扣税务的项目。 农民工工资纳税比例是根据个人所得税法来缴税的,根据个税法超过5000元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缴税比例根据收入的不同缴税比例也不同,从3%到45%不等。其中子女教育、租房支出、养老支出等项目是可以抵税的。 职工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 (扣除三险一金后月收入-扣除标准)×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
人天天都会学到一点东西,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从上文的内容,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五金一险包括哪些。如需更深入了解,可以看看酷斯法的其他内容。